转移性收入(低保金属于转移性收入吗)-pg电子平台

第一年的良好开端离不开规划。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多项经济指标备受关注。有些指标没有量化,有些指标是第一次“亮相”…这些指标调整或设立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意义?边肖带你去看↓

1.为什么gdp增长没有量化目标?

“十五”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没有为“十四五”时期设定量化的gdp增长目标,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据介绍,“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仍保持以gdp为主要指标,但指标值设定为“保持年均增长在合理区间,根据各年情况提出”。这一表述在中国五年发展规划史上尚属首次。

“gdp不设定量化目标,不代表不重视经济增长,也不代表允许经济增长下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要辩证看待经济速度。既不能一味追求gdp增长而忽视发展质量,也不能过度陷入增长速度的“焦虑”。事实上,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仍然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来支撑。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纲要》是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整体上充分把握‘十四五’发展趋势和内外环境,经过认真论证、反复比较、深入研究后作出的调整。”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纲要主要指标表中仍保留了gdp指标,但对指标值的表述进行了调整。事实上,它主要是定性的,意味着定量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失业率、能源消耗强度、碳排放强度等与gdp相关的指标都给出了具体数字。不仅如此,gdp指标还融入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指标,表明中央引导地方政府摆脱“速度焦虑”和“数字包袱”,把更多精力放在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上。

“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目标都达到了,经济增速自然就有了。未来应努力使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保持一致。”张立群说。

专家表示,未来五年不设定经济增长目标,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弹性指数”。一方面凸显了决策层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理性考虑,有利于更加积极从容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增强发展的灵活性,为应对不确定因素留下空的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各方把工作重点放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

2.为什么要设立综合能源生产能力指数?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将“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纳入安全保障指标。专家表示,能源安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推进能源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中国能源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能源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尽管综合能源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由于资源禀赋的原因,中国的能源安全一直面临着很大的威胁。矛盾集中在油气安全上,即国内油气资源无法有效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的后果是,一旦国际石油供应出现动荡,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当前,我国能源安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安全结构性矛盾突出,其中煤炭消费占比过半,不利于低碳清洁发展。与此同时,随着需求的增长,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二是进口渠道集中度高,所经地区地缘政治风险大,风险评估和安全保障不足。三是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替代能源发展不足,体制机制障碍突出。

因此,建设能源安全“闸门”迫在眉睫。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建华认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更广泛、更深刻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能源发展呈现低碳化、电气化、智能化趋势。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加大,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深度调整。“这对我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建华表示,要牢牢守住能源安全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保持国内能源供需动态平衡,增强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支撑能力。同时,我们应该全面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努力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

3.为什么粮食产能是主要指标?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并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约束力的目标,其价值为6.5亿吨,即1.3万亿斤。粮食安全是一个“大国”。作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分量非常重要,意义非凡。无论是强调目前的粮食产量,还是预期的粮食生产能力,都说明中央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最好的时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有力支撑了重要农产品供给。从科技角度看,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从耕地来看,划定了9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1亿亩大豆生产保护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亿亩,建成了8亿亩“每季一斤、每季两吨粮”的高标准农田。这些数据反映在粮食产量上,即总产量达到1.3万亿斤。

南京林业大学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强表示,中国目前的粮食安全供给没有问题,中长期供给也是有保障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的发展格局中的一个主要变量是粮食。“十四五”期间,我国粮食供需紧平衡的格局不会改变。例如,谷物和谷物粉的进口仍然存在,大豆仍将是进口最多的粮食品种。随着城市化和消费升级的推进,粮食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而粮食生产将面临水土资源的硬约束。这就要求我们走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农业部部长唐表示,粮食生产能力要在1.3万亿斤以上,从品种上实现“两稳一增”:稳定口粮,即保证口粮绝对安全,稳定南方双季稻面积,提高单产,努力恢复黄淮海和西北小麦面积;增加玉米,要重点扩大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的玉米面积;稳定大豆,要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规划,力争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

专家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在于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确保需要时能产能供。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点,在此基础上为粮食安全提供支撑。

今年,农业农村部计划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比去年增加25%。同时,实施全国黑土地保护工程,开展保护性耕作6000万亩。唐说,要保证耕地数量,必须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农化”。18亿亩耕地是吃饭的家,一定要牢牢守住红线。同时,由于我国耕地少,不可能什么都种。要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东西保留下来,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

4.为什么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提高到8%以上?

“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提高到8%以上。“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是中国科技界长期关注和反思的问题。”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黄力说,如今,“十五”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对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设定了指标,这让像他这样长期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

为什么这么重视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黄立以自己熟悉的生命科学领域为例。近年来特别引人注目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其实源于非常基础的研究:早期研究人员在对细菌基因组进行测序时,发现了现在称为crispr的序列的存在。在此基础上,他们继续研究,才有了带来今天生物技术突破的基因编辑技术。

科技自立的实现有赖于基础研究的支撑。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基础研究整体实力已进入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仍有较大差距。”应该看到,在大多数基础研究领域,我们仍然处于弱势地位.”黄力分析,这与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科技管理体制缺乏长期稳定支撑密切相关。

据相关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r&d经费总额的比重首次超过6%,十多年来一直徘徊在5%左右。在一些主要发达国家,这一指标约为15%。“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我国基础研究的人才队伍不稳定。”据中国科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王介绍,《十五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基础研究经费占经费的比例要提高到8%以上。虽然这一指标与一些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但这是近几十年来国家对基础研究给予的最大支持。

5.为什么要扩大对新空房的投资?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下,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十四五”发展新阶段,中国经济要继续稳步前进,就必须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在扩大有效投资、增强投资后劲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扩大新的投资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保持投资合理增长”。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制度政策室主任吴亚平表示,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但发展的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未来五年,稳投资将更加注重优化投资结构,更加注重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总体水平还不是很高。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等领域仍存在明显短板,特别是公共卫生、物流体系、应急储备投入不足的疫情。此外,在全面推进城市更新改造,以县为载体推进城镇化方面也明显缺乏投入。但缺点也意味着潜力。专家表示,未来有望通过扩大有效投资加快补短板,实现民生改善和经济增长的双赢。

与传统基础设施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包含更多的投资机会。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尽管全球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引领的数字经济发展已成为共识。接下来,扩大有效投资将进一步侧重于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据介绍,今年我国将出台新增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为扩大有效投资绘制“施工图”。

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构建发展新格局,是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构建发展新格局的过程中,无论是加快突破“瓶颈”技术限制,还是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都离不开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进一步锻造产业供应链长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潜力巨大。

值得关注的是,在“十五”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规划了川藏铁路、星际探测、北斗产业化等102个重大项目。其中既有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重点攻关项目,也有基础设施领域的世界级标志性工程,还有一系列直接关系民生的重大项目。

“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也是进一步扩大投资发展空的过程,有助于促进投资的稳定增长和自身结构的优化调整。”吴亚平表示,今后要充分发挥重大工程项目的强引擎和硬支撑作用,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仍将是未来中国稳投资的重要抓手。”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哲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大“两新一重”投资,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顺应转型发展大趋势,也为经济平稳运行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6.企业融资成本能降低多少?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创新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工具,完善融资增信支持体系,平等对待民营企业信用评级和债券发行,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专家表示,这些措施主要针对民营企业,针对性很强。

“近年来,中国企业融资成本整体呈下降趋势。目前融资成本总体适中,与当前经济基本面总体匹配。但一些薄弱领域,如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仍然存在融资成本相对较高的结构性问题。”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说。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比去年同期下降0.51个百分点,为2015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

降低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不能只靠降低贷款利率来实现。“一方面是降低企业融资的显性成本,包括降低与融资相关的利率和费用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融资的隐性成本,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多便利,减少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比如方便企业从债券市场融资,为企业贷款融资过程中的不动产、动产抵押登记提供更多便利,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提高业务办理效率,让数据多跑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楼彭飞说。

专家普遍认为,从中长期来看,由于通胀压力的缓解和信贷紧缩问题的出现,利率有可能继续下降,这将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文彬表示,结构性降成本政策将持续,货币政策精准滴灌,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7.如何看待绿色生态指标的变化?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类别指标用“绿色生态”类别取代了“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资源环境类别,绿色生态指标由原来的10个减少到5个,均为约束性指标。

生态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无论是提出“绿色生态”的基本逻辑,还是设定五项约束性指标,都表明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

“十三五”时期,我国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各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告诉记者,尽管取得显著成就,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仍任重道远,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任务艰巨。“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仍处于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必须以减污减碳为主线,持续努力。

面对新阶段、新目标,指标体系自然要与时俱进。王金南分析认为,与“十三五”规划中“资源环境”的逻辑相比,“绿色生态”的基本逻辑有了显著的提升和完善,进一步凸显了新发展理念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对构建发展新格局的关键作用。

生态的五个指标包括两个指标:单位gdp能耗和绿色低碳发展的二氧化碳减排;两项指标: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和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还有一个指标:山青水秀、生态优美的森林覆盖率。该指标也是碳汇能力建设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指标。

“约束性指标应有明确的导向,不应追求指标的数量。关键在于高质量。”王金南表示,五项指标分别指向绿色低碳发展、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三个领域。同时,虽然有5个约束性指标,但在年度发展计划中保留了更多的约束性指标,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非化石能源比重等。这些指标设计充分说明了绿色低碳对构建发展新格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

王金南表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是中国未来40年发展的巨大挑战和机遇,需要彻底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才能实现目标。对于中国来说,如果要实现碳中和,可再生能源等非化石能源要占到80%以上。因此,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摒弃依靠投资高碳项目拉动经济的模式,将投资转向支持低碳、绿色、有更大发展的项目空,尽快在国际低碳技术大潮中抢占先机。他建议尽快研究发布煤炭和石油消费的峰值时间,争取在“十四五”和“十五”期间分别实现煤炭和石油的峰值。

8.如何实现居民收入的基本同步经济增长?

在制定“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时,明确提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是衡量民生福祉的指标之一。

对于这一目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方表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这是保证需求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必要途径,因为居民消费需求的规模和增速主要取决于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增长。这也是‘共享’的内容或要求之一,即经济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方对说道。

“十三五”期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增加2045元,比“十二五”期间增加156元。成绩来之不易,但应该看到的是,我国城乡发展和收入分配仍存在较大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仍有待完善。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初次分配过程中,劳动者的报酬和贡献不对称,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在再分配过程中,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期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能够成为一种制度安排。方介绍,所谓的制度安排是指居民收入会按照某种参照系或标准增长,比如劳动生产率增长或经济增长。

北师大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表示,在国民收入分配的总格局中,居民收入、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共同构成国民收入,它们之间分配份额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居民收入。如果收入分配能够不断向居民收入倾斜,那么居民收入增长不仅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甚至有可能快于经济增长。

从居民收入结构来看,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由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构成。“为了使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我们需要在这四个方面做出努力。”李实说。

李实认为,要增加工资收入,就必须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只有更高的就业质量,才能增加高收入岗位。对于经营性收入,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的发展依赖于更好的商业环境和更自由的就业创业机会;转移性收入更多体现为政府对低收入人群的社会救济和福利补贴。此外,要使低收入群体的财产性收入增长更快,特别是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让农民从土地中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目前中国有4亿多中等收入人口,绝对规模世界第一,但相对规模不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作为重要政策目标,明确提出要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加积极地促进共同富裕。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必然导致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李实认为这两者是相关的,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目前中国60%以上的人属于低收入群体。如果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基本能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或更快,部分低收入群体可能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不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平均数。如果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较快,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张速度可能会降低。”李实说,因此,一方面要保持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让收入增长更多惠及他们。

9.调查失业率在5.5%以内意味着什么?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城镇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失业率被视为与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和国际收支平衡并列的四大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就业压力大增。经过努力,2020年城市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6%,真的很不容易。这个指标水平超出预期,也是设定未来目标的参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赖德胜教授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表示,城镇失业率要控制在5.5%以内,这意味着中国将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金安表示,今年的就业面临许多挑战。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不减。今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500万人,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结构性矛盾突出,找工作难,招工人难。制造业和服务业很难招到普工,技术工人短缺。技术和技能人员求职比例超过2。

虽然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就业大局稳定的基本面没有变。许多专家认为,随着经济的稳定和改善,就业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虽然不同季度可能会有一些波动,但从全年来看,城镇新增就业和调查城镇失业率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甚至会有所突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很多提法值得关注:一是要扩大就业容量,这意味着增强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扩大就业吸纳,特别是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中的作用;第二,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加强,这意味着所有促进就业的政策将继续用尽,更顺利地到达市场主体;三是支持和规范发展新的就业形式,这意味着新的就业形式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确认。”赖德胜说。

来源/综合经济日报(记者顾乔申会刘韩冰之)

本文内容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经济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andon8.com/214237.html

网站地图